艺考界资讯

艺考界资讯

艺考界资讯

苗族巫教舞-舞蹈基本知识

来源:河南艺术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22-04-06 18:23:27

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,苗族巫教舞,源远流长。早在黄帝以前,以苗族祖先蚩尤为首建立的九黎国,就已威震天下。而当时用以维系人民思想、使之团结统一的措施之一就是推行宗教――苗族巫教,巫教祭司祭鬼的巫术和娱鬼的动作表演,即为巫教舞。

内容丰富 极具特色

巫教舞是巫教与舞蹈的结合,是巫教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现。其内容极为丰富,独具民族特色。就其种类讲,大体可分祭祀舞、史诗舞、节庆舞、爱情舞、娱乐舞等五大类。在开始形成时还可以分别属性,而在发展过程中,互相揉合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甚至脱离巫教的本体,成为新时代的舞蹈。

祭祀性巫教舞,缅怀祖先,人鬼同乐。苗族先民认为人死成鬼,鬼魂护子孙。苗族只讲鬼,不讲神。他们祭奠有特殊功绩的善鬼,驱除作恶多端的恶鬼;对人类和自然的认识,苗族的先民也有独特的见解:人是自然物体所生,和生物是“兄弟”关系,甚至把自然物体当成人类祖先来祭祀。因此,具有典型巫教特征的祭祀性巫教舞应运而生。《楚辞王逸注》中说:“昔楚国南部之邑,沅、湘之间”,苗民“其祀必作欢乐鼓舞,以乐诸神”,“男女并舞”,通宵达旦。祭祀舞的内容,极为丰富,如湘西苗族的《椎牛合鼓舞》、《接龙舞》、《奶哪巴哪舞》、《跳香舞》,黔中南惠水县苗族的《粑糟舞》,贵定县苗族的《雷公舞》,黔东南苗族的《马刀舞》,黔西北苗族的《神鼓舞》,桂西北苗族的《舞纸马》、《巴单》、《踏索》,广西融水县苗族的《拉鼓舞》等等。

苗族史诗舞,唤起民众,保卫生存。每个民族都有一部战争史,而像苗族经历战争岁月之左,数次之多,规模之大,牺牲之惨,举世所罕见。苗族人民自其始祖蚩尤战败后,自北到南,由东而西,转辗迁徙,足迹遍布半个中国,乃至国外。因此,反映战争、迁徙方面的巫教舞很多,构成了史诗性巫教舞蹈的系统。它既是用 来表达先民的艰苦奋斗精神,又是用以激发苗民的战斗意志,保卫民族生存。至今仍然盛行的《迁徙舞》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全舞长达17套53小节,再现了苗族先民在中原战败后,为了保存自己,与敌人拼博,爬山涉水,南徒西迁,勇斗猛兽,征服自然的一系列历史事件,呈现出一种铁血风尘的雄风。学术界有一种观念:舞蹈是长于抒情,短于叙事。然而,苗族史诗舞,恰恰与其相反。苗族叙事性的史诗舞,不仅长盛不衰,而且丰富发达,可谓到了什么事情都用舞蹈来表达的地步,凸显其浓厚的民族特色。

爱情性巫教舞,歌舞联姻,健康繁衍。巫教舞是巫教舞中一种特别的舞蹈形式,主要表达苗族男女的爱慕之情。在蚩尤时代,跳月求偶之舞盛行,宋人陆次云的《洞溪歼志》,对跳月作了具体的描述:“苗人之婚礼,曰跳月,跳月者,及春日月夜跳舞求偶也”。届时“父母各率子女,择佳地而为跳月之令”。这样女执笼,男执笙,“其歌衰艳,每尽一韵三迭,曼音以缭绕之。而笙节参差,与之缥渺而相处,吹且歌,手则翔矣,足则扬矣,睐转肢回,首旋神荡矣”。尽情狂欢,情投意合,“目许心诚,笼来笙往,忽然挽结”。然后:“渡涧越溪,选幽而合,解锦带互赠焉”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源于跳月求偶的巫教舞,更加丰富多彩,如普遍流传的《木鼓舞》、《芒蒿舞》、《花带舞》、《花场舞》等。这种爱情性巫教舞,主动、自由、自然、真切,歌舞联姻,成为苗族优良传统。它象征着独特的巫文化内涵,传达着特定的巫文化意指,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。

精灵传承 不断飞跃

苗族巫教舞,源于苗族原始宗教,扎根人民群众,随着时代的发展,有的吸收入道教,大部分流传在苗族社会中。由于主要用在缅怀祖先,祭祀祖先;人鬼同乐,消灾求福;叙述历史,激励战斗;表现歌舞联姻,健康繁衍。因而,不仅是童儿习之,当时兴盛,而且与时俱进,不断发展。

舞蹈规模不断壮大。《跳香舞》用以祭祀神农,开始是纯巫教舞,场面不大,人数不多。每个村寨边,都砌一个岩屋,作为祭祠的场所。每年春天和秋天,请巫司祭祀,规模很小,舞也简单。由巫司及徒弟在岩屋前面的坪场作法事,跳巫教舞,请神娱神,然后,边跳边走,吹牛角,摇着司刀,舞柳巾,到各家各户去跳,并口喷“法水”,消除灾难,使之五谷丰登,清吉平安。有的地方是小孩跟着跳,较大的村寨则组织群众跟着跳,偶然有参加的人走了好运,或青年们得到佳偶,便以为是神灵保佑,于是一传十,十传百,参加的人越来越多,经久成俗,变成全民的行动,逐步发展到数个村寨、成百上千人参加的宏大场面。《接龙舞》原来也是苗巫司及其徒弟作法,跳巫教舞接龙,继而男女盛装一、二十人,跳起《接龙舞》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在重大节庆时,由成百上千的苗族青年男女,穿着盛装,打着花伞,翩翩起舞 。队形变换,灵活旋转,五彩缤纷,琳琅满目。还有由上千人,排成50―60人的纵队若干排,牵着五彩绸缎,时起时伏,此起彼伏,有如红日高照,水波荡漾,光辉夺目,目不暇接。

艺术水平不断提高。“若无新变,不能代雄”,随着时代的发展,苗族巫教舞不仅规模宏大,内容丰富,而且艺术水平不断提高。以苗族鼓舞来说,原始是木鼓舞,充满了巫教的色彩。鼓点比较简单,主要用于祭祀,只在鼓社节时跳。到了近代,舞蹈的内聚性形态有了不同,奔驰跳跃多,具有西方芭蕾舞的外拓性特色。继而发展到《铜鼓舞》,把铜鼓悬于庭前或场中,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,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。声音抑扬顿挫,铿锵有力。舞者围成圆圈,时里时外,且进且退地舞蹈,它源于《木鼓舞》,而雅于《木鼓舞》。铜鼓虽庄严华丽,但造价较高,小的村寨制作不起,影响其普通性。后来,苗民运用《皮鼓舞》,美观适用,促进鼓舞大发展,一般村寨有鼓屋,鼓坪,较大村寨有鼓堂,鼓场。较之前两者,舞蹈更加变幻多端,欢快活泼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动作更加变幻无穷。从湘西来看,鼓舞种类繁多,艺术精深。有《花鼓舞》、《猴儿鼓舞》、《单人鼓舞》、《双人鼓舞》、《4人鼓舞》、《团圆鼓舞》、《调年鼓舞》、《椎牛合鼓舞》等等。表演节奏,由少到多,由简而繁,常见拍有:4/2、4/3、4/4的三种。技巧熟练时,会出现8/8拍。随着敲边的节奏快慢缓急,两手调换,施以打技。左手击鼓右手舞,右手击鼓左手舞,忽快忽慢,若断若续,前后旋转,疾徐应节,闻之有趣,看之多彩。其舞姿:男有24节,女有12节。分开表演,各有所长。若男女联合击鼓,36节争奇斗艳,更加精彩。以打法来说,从单纯打发展到抡打,跳打,劈叉打,翻腰打等多种高难度打法,打出了斗志,打出了新时代的甜蜜生活,打出了苗族青年男女的个性风格。

脱离母体不断飞跃。苗族巫教舞,古代与世俗舞并存,互相渗透。在“家为巫史”的时代,几乎没有不含巫教内容的世俗舞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改变,不仅世俗舞逐步摆脱巫教的因素,而且许多传统的巫教舞,也逐步脱离母体,成为世俗舞,并不断飞跃,发展成为现代舞。那些不以自然再现为满足的简体化,抽象化,理想化的动作形象与意象,带着一股纯真炽烈的民族感情,扑面而来,撞击着人们的心灵,它既有现代舞蹈艺术所流行的表现性,又有现代舞蹈艺术所追求的随意性。

苗族的巫教舞,将舞蹈,诗歌,音乐融为一体,那丰富多彩的动作,幽雅的曲调,扣人心弦的歌词,像一股股清泉一样,自然而然地从苗民的心灵流荡。也正是苗族舞蹈的朴野,执着,真诚和力量, 使越来越多的舞者自发的、广泛的热衷于苗族舞蹈。

高山峡峪中,林海绿树下,年轻的苗族男女,边歌边舞,从日出到日落…… 舞出苗家人的美好生活!


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,仅为个人学习参考使用,如有不妥或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