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处牛角山南麓的小塘寨位于丹寨县排调镇加配村境内,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。这里遗存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化现象即傩堂戏,这是苗族戏剧的“活化石”之一。在此,姑且称之为苗傩。
在小塘寨,傩文化流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据田法兴、田维周等傩戏师介绍,傩堂戏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祈神禳鬼、消灾免难、接利纳吉等,兼有娱神娱人、活跃地方民族文化的性质。
苗傩有“文戏”和“武戏”之分。做“文戏”不戴面具(面具俗称为鬼脸壳),谓之为“法事”。表演时,需有吹海螺、敲木鱼、大小钹、锣、鼓、撞铃各一人组成 (即称乐队),掌坛法师使用印尺、令尺、卦、神印等法器,“法堂”一般设在主家堂屋内或天井坝中。是时,敲锣打鼓,又唱又念,手舞足蹈,表现一定的故事情 节或整个故事内容。围观者数以百计,通宵达旦。“武戏”谓之“还愿”,有“财愿”、“护家愿”、“招魂愿”、“脱疾愿”、“企盼愿”等多种。做“武戏”须 戴面具,面具选用不容易开裂的木料(如楠木)制作,经过取材、造样、画型、抠瓤、雕刻、打磨、上色、加蜡、涂油等工序制作,面相有男有女,有鬼有神,慈目 善脸、喜笑颜开者有之,龇牙露齿、轮睛鼓眼者有之,滑稽小丑者有之……表演时,需由吹牛角、摇师刀、敲锣、鼓、钹等各一人组成,掌坛法师使用“排阴带”、 麻鞭、祖师杖、斧头、令尺、卦、神印等愿器,“武戏”必须设在主家堂屋内。表演动作粗犷质朴,与“文戏”表演有所区别。“文戏”布置较简单省事,“武戏” 较复杂讲究,至少一周才能布置得当。
“法事”与“还愿”时间通常选在每年冬月至次年清明节前的吉日进行,吉日大多选在“猪场天”(亥日)、“马场天”(午日)或“鸡场天”(酉日)。做“法 事”或“还愿”都必须备大米一石(400斤),糯米三斗(120斤),白酒十坛(250斤),肥猪一头(150斤左右),雄鸡一只,豆腐二百块,香100 把,纸钱10坨,红烛12挂(480支),大小香钵82个,酬金70至100元。
苗傩整场活动分为“开坛请圣”、“跳堂”、“送神”三个阶段。“开坛请圣”阶段,先用红黄绿纸和竹篾等材料扎成五营门:即“东门进北门出,西 门进南门出,南门进西门出”。从大门到堂屋中央,用一丈二尺红布搭成桥(忌用白布)。掌坛桌上须放土碗、师刀、牌簪、灯弋、法书、法衣、冠匝、头巾、斋 粑、法鼓、鸣角、神签、神篆、神杖、印盒、布袋、雨伞、草鞋、兵麻、法铃、笔墨、符书、牙篆、令牌等法具。“开坛请圣”才算完毕,便杀猪设宴,款待众亲朋 好友。
“跳堂”阶段,主要是傩戏的表演过程。表演时,若是“文戏”,乐队则吹海螺、敲木鱼、大小钹、锣、鼓、撞铃等,掌坛师挥舞着印尺、令尺、卦、神印等法器, 敲锣打鼓,又唱又念,手舞足蹈。如是“武戏”,乐队和掌坛法师戴上面具(可根据故事情节随时更换),乐队敲锣打鼓,掌坛师使用排阴带、麻鞭、祖师杖、斧 头、令尺、卦、神印等法器,振振有词地念唱道:“玉石栏杆金狮子/黄金染柱九龙川/又有真仙一麒麟/又有法祖几万千。”这是傩祖在迁徙时离开傩祖地点的 “桃源洞”印记。苗傩有十多个唱本,主要是根据主家选择的唱本进行演唱。
“送神”是苗傩中的最后阶段。苗傩的诸神称为“善神”,奉“善神”至上,相信“善神”具有挥天之力,能够为主家消灾赐福。最后以“送神”词念 道:“送走九十九个家鬼/送去七十七樽家神/大鬼走上方/小鬼走下方/走千年丑/走百年恶/驱鬼过都匀/送神出贵州”为结束整场傩戏。
苗傩中的传承有“根上”和“叶上”之分,凡传给本姓家族的称“根上”,传给外姓的称“叶上”。一般传本家族居多,很少向外姓传授。受传者均要吃得苦,经得 起磨炼,用心钻研学习,要长期坚持下去,经常随法师去练习做“法事”,掌握傩堂戏的各种技能,然后经过“开坛请圣”仪式,才有资格主持主家“愿事”。
苗傩,通常做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,规模可大可小,大者,讲气派、排场,围观者数以千计,场面气氛热列。